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二章 裙里刀光天外雨 掌上桃花灶下书(下)  (第3/9页)
力重整旗鼓。天下尚可为今日之天下,多赖汪公之力。”    “人谁不畏死?可睢阳自然有不得不守的缘故。此地扼汴河要冲,是江淮屏障,一旦失守,则常、润、苏、湖等十九州皆无所荫蔽,千里沃野,不日将落入贼手。朝廷财赋无继,社稷尚且不能支持,荡平贼寇、光复西京等等,更是无从谈起。”    “守一城,扞天下,是为大义。将相有救亡之志,彭、淮有犄角之军,是为时局。大义大局皆在我掌中,才有这不计代价、不惜性命的一守——否则天下万万人,谁不是我大周子民?”    此言殊为出人意料,虽然仍不失庙堂煌煌之音,却比想象中多了一些俯察民情的姿态,至少还试图向她解释——君王是慈父,是仁主,舍一城而全天下,是不得已而为之。可子弟有亲疏、恩情有厚薄,性命自然也有轻重多寡,虽不得已也不得不为之。    言外之意尔等罪臣余孽,如何能与“天下万民”相抗?即使困死灵寿城中,也是姜氏多行不义的果报。    何况她现下还好端端地站在这里,又凭什么为此抱屈呢?    悬黎长出一口气,一时深感无望,一时又觉得轻松。紧绷的身躯陡然松懈下来,才发觉后背也阴凉,发丝也黏腻,扑簌簌的汗水蒸发过又滋生,那些旖艳的气氛,像夜露一样消逝了。    是告诫,也是开解,主君唯恐她心怀怨愤,殊不知这只是床笫间一点邀宠的口舌。此番干戈,也算得上是萧王以君子之腹推小人之心、而惹出的一场参军戏。    他微凉的指骨划过面颊,胡乱抹去几星汗水,还晕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